June 21, 2022

中医如何理解肥胖

林秀文 医师

什么是肥胖?


肥胖不只影响人体的外表,也可能影响人体健康,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健康隐患。肥胖是许多疾病的重大风险因素之一,例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。历代医籍对肥胖就有 “肥人多痰”、“肥人多湿”、“肥人多气虚”等论述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,肥胖是指构成健康风险的体内脂肪过多或异常堆积。身体质量指数(BMI)[1]是普遍用于快速筛查肥胖程度的指标。在新加坡,健康BMI指数是18.5-22.9 kg/ m2,BMI指数大于23.0kg/m2 则属于超重,BMI指数大于27.5kg/ m2则属于肥胖。根据2020年新加坡全国人口健康调查,约每5个成年人就有1人属于高风险BMI。


导致肥胖的原因


肥胖分单纯性和继发性。大多数肥胖是单纯性肥胖,由于现代生活劳动减少,饮食含高脂肪、高糖等高能量食物等导致。少数的肥胖属于继发性肥胖,与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或药物有关。肥胖的根本原因是人体摄入卡路里大于人体消耗卡路里。从中医的角度,肥胖主要是由脾肾气虚、痰湿偏盛导致,属本虚标实。当人体阳气虚衰,不能运化转输,所摄取的食物则化为膏脂和水湿,留滞体内导致肥胖。


中医常见的肥胖证型与治疗


常见肥胖的证型有胃热滞脾证、痰湿内盛证、脾虚不运证、脾肾阳虚证。中医治疗以辩证论治,根据不同的证型,给予不同的治疗。针对肥胖本虚标实的特点,治疗以补虚泻实为原则,治本常用补益脾肾,治标常用祛湿化痰。一些具有减肥作用的中药有山楂、决明子、薏苡仁、茯苓、白术等,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。除了通过服用中药,针灸、拔罐等治疗,也可达到祛湿化痰,疏通经络的作用以治疗肥胖。


预防调护


体重管理是一个生活方式,减肥需要循序渐进,适当的控制饮食,并加强体育锻炼。快速减肥方法如节食等,会影响人体健康,容易损伤正气,降低体力,难以维持,体重也易反弹。一般建议每周减0.5-1公斤。通过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多数的人都能逐渐把体重降下来,并持续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维持体重。运动一般建议1周至少150分钟。饮食忌暴饮暴食,吃东西速度不可过快,要细嚼慢咽,能增加饱足感,预防饮食过量。多食蔬菜、水果等,富含纤维的食物,以及食用足够的蛋白质,能增加饱足感,控制食欲,帮助减肥。除了饮食和运动,应确保有至少有7个小时的睡眠,保持心情舒畅舒缓压力,能减低饥饿感,预防体重增加。中医治疗有助于减肥过程,能帮助控制食欲、调节人体代谢功能等,有针对性的辨证论治,达到减肥的效果。对于严重肥胖患者,难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重,请及时就医避免情况恶化严重危害生体健康。

 

免责声明:这篇文章属教育用途,不能替代任何专业建议。关于你的健康问题,请尽早向你的医生咨询。


想寻求咨询我们的医师的内科条例和其他身体病症?您可以购买庆德堂的礼卷,并在任何分店兑换!

*只限新客户兑换(治疗和药品)。



  [1] 按公斤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(kg/m2

注:BMI指数不是人体内脂肪含量的诊断标准,也不适用于小孩,孕妇,肌肉发达的人和老年人。

December 17, 2024
 Chinese New Year 2025 Operating Hours
By Ji Mei Foo August 30, 2024
[Grand Opening] Kin Teck Tong - Northpoint City
July 9, 2024
[Grand Opening] Kin Teck Tong - Pasir Ris Mall
SHOW MORE
Share by: